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3号瑞辰国际中心1102室,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
邮编:100125
电话:010-67756312-8019
邮箱:ssnyfh@vip.163.com


当前位置:

解放军报   2015/07/28



这是一座巨型球体温室大棚,科技服务站工作人员称之为“鸟巢蔬菜工厂”。

步入其中,果然别有洞天。紫钻、紫晶、生菜、苦菊等蔬菜,依着环形、梯形、圆柱形“种植墙”循天生长,占领了所有能够伸展的“领地”,而维持蔬菜生长的并不是土壤。

“这里的蔬菜全部采用智能雾化栽培技术,脱离了传统的土壤栽培环境,让蔬菜直接生长在无菌营养液中,省却了施肥、换土、浇灌、杀虫等传统种植工序。”温室大棚值班员、下士陈然自豪地介绍,运用信息化手段,温室大棚实现了通风、排水、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监测控制,日常管理一人足够。

掀开梯形“种植墙”一角,西红柿根须竟长达半米,在自由空间内吸收着喷头带来的营养液。陈然说,球形温室中的蔬菜生长,都在计算机智能控制中。计算机可根据蔬菜生长需求向工作设备发出指令,适时喷洒营养液,并遥控大棚换气通风。

计算机如何知道蔬菜生长需求?面对记者的满脸疑惑,陈然从栽培板上拎出一片“菜叶”笑道:“奥妙就在这里!”定睛一看,记者发现原来这是一片加装了芯片的仿生菜叶。

陈然介绍说,仿生菜叶是周围蔬菜的“皮肤”,可准确感知真实菜叶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菜叶”另一端,有一枚可测探营养液浓度的金属探头,是周围蔬菜的“胃”,蔬菜“吃没吃饱”,它最清楚。

 “常种常收不断线,一年四季都是春。”科技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记者,雾化栽培技术不受季节气候限制,生长环境相对简单,特别适合缺土少水、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蔬菜生产。如今,这项技术已在驻西沙、拉萨、青藏线等部队推广应用。

   

养猪不清粪,猪舍无异味——

“自然养猪法”让大白猪严冬睡在“暖炕”上

猪能长到700斤,猪舍无异味无蚊蝇,这是真的吗?

走进一座猪舍,只见一头头干净健壮的大白猪,在锯末铺成的“床垫”上,或拱或卧,或饮或食,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倒头大睡……

猪舍半空中悬挂的电子屏幕显示,此时猪舍温度达31.1℃,而氨气浓度只为0.3ppm,记者没有闻到刺鼻的异味,却发现不时掉落的猪粪,在大白猪的拱踏中不见了踪影。

科技服务站工作人员为这种养殖方法起了一个朴素的名称——“自然养猪法”。猪场值班员、上士许源枫说,养猪不臭的奥秘全在“床垫”上。

据许源枫介绍,“自然养猪法”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锯末、稻壳、碎秸秆等材料,洒上菌种、中药营养液,自然降解猪的粪污,消除臭味。发酵床两三年清理一次,上层形成的天然有机肥料,可用于植物施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该站就建起全军第一座自然养猪猪舍。通过多年摸索,他们按照不同地域特点,总结出“自然养猪法”的高寒模式、温区模式和热带模式;按照不同养殖规模,总结出连队饲养模式和旅团饲养模式;按照设施配备水平,总结出工厂化发酵床饲养模式和自动化饲养模式。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军100多个单位推广使用。在驻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在冬季最低气温达-40℃的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均依靠“自然养猪法”的发酵升温功能,让大白猪严冬睡上“暖炕”,使戍边官兵破天荒地通过自己养殖吃上了新鲜猪肉。

   

农业科技“试验田”,技术推广“排头兵”——

为边海防部队培训种植养殖生产骨干上千人

参观农副业科技服务站,一个印有“智能芽苗菜植物工厂”字样的白色集装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该站正在试验的集装箱式蔬菜工厂,通俗讲就是“部队携行菜地”。

钻进“智能芽苗菜植物工厂”,记者看到架子上生长着绿油油的菜苗,箱内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可精准调控,不受外界气候限制。据介绍,在社会保障能力弱、后勤补给困难等情况下,“部队携行菜地”可发挥出特殊保障作用。

“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求发展。消化科技、创新科技,向部队推广易学好用的科技成果。”近年来,科技服务站不仅是军营农业科技的“试验田”,还担当起部队技术推广的“排头兵”。从冰封雪裹的北疆到氧气稀薄的高原,从碧波万顷的南海到大漠孤烟的西陲,他们将科技“种子”洒向万里边疆,先后为边海防部队培训种植养殖生产骨干上千人。

这是科技服务站农副业生产成果造福高原官兵的两个“镜头”——

甘巴拉,藏语意为“不可逾越的山”。在这里,有一些雷达站在海拔5000米以上。据空军某指挥所后勤部军需科科长路岗介绍,采用总后农副业科技服务站传授的雾化栽培技术,蔬菜生长速度是普通土壤栽培的4至5倍,夏季15-20天、冬季20-25天就可长出一茬新鲜蔬菜,基本可保障驻训航空兵飞行部队、高山雷达部队所需。

青藏线平均海拔4000多米,一直被视为种植“禁区”。“刚当兵时,蔬菜辗转运到兵站,往往是‘夏天一车烂叶,冬天一车冰碴’。”说起吃菜的历史,青藏兵站部纳赤台兵站四级军士长冀云生感慨万千,“如今,紫背天葵、红根达菜、奶油生菜等精细蔬菜也能在雪域高原安家落户,菜苗成活率达90%以上。”

“依靠科技让官兵一年四季看到绿色,吃上新鲜蔬菜,使农副业生产成为惠及官兵的暖心工程。”总后农副业科技服务站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们情注官兵服务部队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