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 2022/01/0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有关部署,我部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农业农村部
2021年12月27日
有关设施农业的如下
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围绕设施种植产业优势区域,积极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建造宜机化、作业机械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制修订适宜不同地区的温室设施结构与建造标准,推广节能型设施建造材料和低能耗电动设施装备,加快补上精量播种、育苗嫁接、移栽和收获、废弃物处理等环节技术装备短板,普及土地耕整、灌溉施肥、电动运输、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多功能作业平台等技术装备,推广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机械化信息化技术,探索开展嫁接、授粉、巡检、采收等农业机器人示范应用。到2025年,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的种植设施总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左右。
农作物机械化生产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
1.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
以粮食作物为重点,以补短板、强全程、提水平为核心,创建300个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适宜区域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
3.农机深松整地
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目标,在适宜地区推动开展农机深松深耕整地作业,促进耕地质量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每年完成作业面积不少于1亿亩。
4.特色经济作物适宜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遴选发布
依托典型甘蓝类、小叶类、根茎类蔬菜生产基地和标准果园茶园,以及中药材、热作、杂粮规模种植基地,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遴选适宜机具,总结技术路线,提炼生产模式,发布100个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5.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
以优势区域为重点,推动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中药材等设施种植主要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150个左右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
推动农机导航、农机作业管理和远程数据通信管理等技术系统集成,加快农机装备作业传感器、智能网联终端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农机作业监测数字化进程。围绕农田精细平整、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施药,创制智能化机具装备,提升精准作业技术水平。推进北斗自动导航、ISOBUS(农机总线)、高压共轨、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新能源动力、机电液一体化等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集成应用,加快创新发展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进畜禽水产养殖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促进智慧农业示范应用。
示范运用智能化技术
积极引导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加快提升农机装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大力推广基于北斗、5G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机具上的应用,引导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加快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环节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推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应用。
推进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管理
加快机械化生产物联网建设,推广应用具有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维修诊断等功能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对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与调度。推广应用手机 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加快农机购置补贴业务全流程线上高效安全办理。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安全监理、质量监督等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农机购置补贴、试验鉴定、安全监理、质量监督等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政策实施质量和效率。
大力推进农机智能装备数据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引领农业机械化管理、农机作业监测、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向数字化转型,做好机械化生产数据安全管理。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
1.智能物联水平提升
综合运用北斗、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农机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状况动态监测、农机作业指挥远程调度和应急处理水平。
2.农机作业北斗监测推广
大力推进农用北斗终端产品在农机上的应用,推广应用加装北斗终端的农业机械不少于50万台。
3.农机精准作业技术装备应用
加大农田精细平整、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精准喷洒、智能收获和自动驾驶等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建立典型区域、大宗作物的智慧生产技术体系,推进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建设。
4.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
构建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农机试验鉴定、安全监理、技术推广、运用指导、质量监督、公共服务、发展监测和基础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加快绿色智能农机装备和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助力实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支持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由国三升级国四,实施更为严格的农机排放标准,因地制宜发展复式、高效农机和电动农机装备,减少废气排放。大力示范推广节种节水节能节肥节药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侧深施肥、精准施药、节水灌溉、高性能免耕播种等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减少种子、化肥、农药、水资源用量。加大粪肥还田、秸秆还田离田、残膜捡拾回收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适用高效机械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支撑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供高效便捷农机作业服务,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作业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强化支持发展政策举措
编制并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计划
紧盯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全面摸清农业机械短板,组织制定农机短板技术装备需求目录,引导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等向农业机械补短板聚焦用力。联合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和优势领军企业,聚焦解决“一大一小”问题,开展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谋划农机装备研发创新重点项目。科学布局和建设“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为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创造条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等重点项目研究。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地方打造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和农机装备创新联盟、基地,主动服务研发制造需求,拓展农机应用场景,培育壮大应用主体,加大政策牵引推动,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健全完善农机试验鉴定大纲和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政策支持投入
稳定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实施的导向作用,着力稳重点、扩范围、优服务、强监管、提效能,突出优机优补、奖优罚劣,加大对智能、高端安全农机装备支撑力度,持续提升政策实施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开展农机购置综合补贴试点,选择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省份和中央直属垦区探索创新补贴资金使用与管理方式,实施购置补贴与作业补助、贷款贴息、融资租赁承租补助等相结合的补贴方式。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深松深耕、机播机收和生产托管服务,落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免(少)耕播种作业补助政策。推动设施农业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落实落地,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以各种形式开展机库棚、机耕道、烘干机塔等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农机抢种抢收抢烘服务能力建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和有关资金支持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动创新农机金融保险服务,探索将权属清晰的大型农机装备纳入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鼓励开展农机保险。创新国际交流模式,以农业服务贸易为抓手,带动农机优势产能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先进农机技术及产品“走出去”。
加强人才队伍支撑
把“人才强机”作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推进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引导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领军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相关方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培养、发现、引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及领军型农机科研人才。围绕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大力开展技术推广、试验鉴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建设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业机械化公益服务人才队伍。围绕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积极发展乡村安全监理管理员或协管员队伍,切实筑牢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防线。鼓励支持乡村农机人员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学历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等职业教育,遴选培养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不断壮大基层农机实用人才队伍。
提升法治保障能力
推动各级农业机械化管理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学习宣传农业农村和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要求,加强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做好农机维修管理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修订,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建设。
强化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推动法律法规进村进户,将普法融入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切实提高农民机手、农机企业、农机服务组织自觉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和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
1.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
围绕加快补上农业机械短板,加大农业机械重要装备研发与试验集成力度,增强农业机械化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新建设10个左右农业机械化领域重点实验室和20个以上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巩固完善已建成实验室和科研基地。
2.农机试验鉴定能力提升
布局建设国家农机试验鉴定中心、区域站及专业站,统筹推进推广鉴定、专项鉴定及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协调实施,有效满足农业各产业所需农机产品的鉴定认证需求,有力支撑农机科技创新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重大政策实施。
3.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监督
完善农机试验鉴定大纲和农业机械化标准技术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制修订农业机械化标准100项、农机鉴定大纲200项;开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充分反映产品质量状况,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4.农业机械化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
围绕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推动各地利用2~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各级农业机械化行政管理人员轮训;组织开展农机推广、鉴定、安全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加快农机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补充专业人才。